为切实增强学生法治观念,提升自我保护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和价值观,我院于2025年11月7日在图书馆二楼学术报告厅开展法治教育讲座。本次讲座由张堰派出所宋警官和校保办戴警官负责主讲。 讲座中,宋警官以 “校园学生常见法律风险与维权” 为核心,从劳动法、刑法、民法典三大维度展开详细讲解。 在劳动法篇,针对学生假期打工需求,宋警官明确 “在校生勤工助学不视为就业,未建立劳动关系”,强调需与用工单位签订劳务协议明确工作细节,同时警示 “扣押证件、收取押金” 等违法要求,提醒学生留存聊天记录、打卡凭证等证据,若遇欠薪或工伤,可通过劳动监察投诉、法院起诉等途径维权。 刑法篇聚焦 “快速赚钱” 陷阱,宋警官通过真实案例剖析法律风险,强调提供电话卡、充当诈骗 “引流客服” 等行为均可能触犯刑法,告诫学生 “天上不会掉馅饼”,切勿被高报酬诱惑。 民法典篇则围绕校园借贷与日常借款展开,宋警官结合小张陷入 “砍头息” 校园贷、小郑冒用同学身份借贷还债等案例,解读 “禁止高利放贷”“利息不得预先扣除” 等法律规定,明确高利放贷违法性,详解规范借条书写要点,引导学生树立理性消费观。 讲座尾声,戴警官进行总结发言。他结合宋警官分享的案例及校园常见的欺凌、诈骗问题,深入剖析此类行为的严重后果:校园欺凌不仅会对受害者身心造成伤害,施暴者也将面临校纪处分乃至法律追责;电信诈骗、“帮信” 等行为则会直接摧毁个人前途,留下案底影响升学就业。 戴警官进一步倡导同学们树立三种意识:一是法律意识,明确法律红线不可触碰,主动学习《劳动法》《刑法》等与自身相关的法律知识;二是自我保护意识,对 “高报酬兼职”“低门槛借贷” 等信息保持警惕,遇可疑情况及时向学校、警方求助;三是自尊意识,拒绝参与校园欺凌,尊重他人合法权益,也维护自身人格尊严。最后,戴警官勉励全体学生珍惜校园学习机会,将法律知识转化为行为准则,用法治思维守护青春成长之路。
此次法治教育讲座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案例鲜活、讲解务实,不仅填补了学生法律知识盲区,更让 “知法、懂法、守法、用法” 的理念深入每一位学生心中,为营造平安、法治、和谐的校园环境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学生未来的人生道路筑起了一道坚固的 “法治防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