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金山区党群服务中心,汲取奋进力量
发布人:JXJY  发布时间:2025-10-01   浏览次数:14

在国庆节即将到来之际,为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强化使命担当意识,2025 年 9 月 28 日,我院组织高一新生走进金山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展 “传承红色基因,共迎国庆佳节” 主题参观学习活动,在沉浸式体验中感悟党建温度与治理效能。


金山区党群服务中心作为区域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重要阵地,秉持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 的重要理念,构建起功能完备、服务精准的党建服务体系。在中心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学生们先后参观了党史学习展区、便民服务大厅、共享活动空间等特色区域。在党史学习展区,一幅幅珍贵图片、一段段详实史料系统展现了党的发展历程与金山本地的红色记忆,学生们驻足凝视、交流感悟;在便民服务区域,对 “15 分钟服务圈” 的功能介绍与实际案例展示,让大家直观感受到党建工作与群众需求的深度融合;而兼具学习与交流功能的共享自习室、多功能报告厅等空间,则彰显了中心 “家门口的大客厅” 的定位优势。

“这次参观让我真切感受到,党群服务中心不仅是开展红色教育的阵地,更是服务群众的暖心港湾。” 参与活动的同学们纷纷表示,在展厅浏览党史资料时,对红色历史有了更具体的认知;在便民服务区域了解服务案例时,更深刻体会到 “为人民服务” 不是一句口号。大家一致认为,会把此次学习感悟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学习动力,以更饱满的热情迎接国庆佳节;未来也会主动关注身边的红色资源,多学习、多思考,努力成长为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

思想感悟

在初秋暖阳的照耀下,我们来到金山区党群服务中心。这一阵地一头连着党心、一头连着民心,对于新时代全面巩固基层党建、密切联系服务群众、引领促进基层治理具有重要作用。各级基层党组织必须始终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持续推动党群服务中心提升服务能力与水平,将其打造成为群众 “离不开、留得住、还想来” 的 “暖心阵地”。

 跟随讲解员的脚步,那一桩桩一件件伟岸又动人的事件,使我的内心被深深震撼,仿佛听到了历史的低语,感受到了前人对革命事业的高度热情无限坚持与肯定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与执着。继续前行,李一谔的事迹令我停下脚步,让我领悟到革命精神的魅力,此时我心中涌起一股对革命事业文化的敬畏之情,它就像一座宝藏,蕴含着无尽的精神财富,等待着我们去挖掘、去传承。参观过程中,人群来来往往,但大家都不约而同地保持着安静,仿佛生怕惊扰了这些沉睡的历史见证者。走出场馆阳光洒在身上,我却仍沉浸在刚才的感悟之中。我们生活在现代社会,享受着科技带来的便利,但不能忘记历史,不能忘记先辈们为我们创造的灿烂文明.正如古人云: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只有了解过去,才能更好地把握现在,创造未来。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愿继续用心灵去感悟革命文化的魅力,让这份宝贵的财富在我们这一代手中传承下去,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这次党群参观之行,不仅是一次简单的参观,更是一次灵魂的洗礼,让我对世界、对人生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与感悟。

——张晓蕾

踏入金山区党群服务中心的瞬间,一架鲜红的钢琴静静立在入口处,红得热烈而庄重,仿佛是历史与时代共鸣的序曲,瞬间拉满了参观的仪式感。

沿着展区前行,上海金山区的发展历程如一幅徐徐展开的画卷。从昔日的乡村田野到如今的产业新城,一张张老照片、一组组数据对比,清晰勾勒出金山在时代浪潮中砥砺奋进的足迹。那些泛黄的文献、斑驳的工具,不仅是岁月的见证,更藏着一代代金山人敢闯敢试、实干担当的精神密码,让我对这片土地的敬意油然而生。

展区里,社区活动的展示格外鲜活。从“邻里互助日”到“红色宣讲进楼栋”,从老年学堂的书法课到青少年的红色研学,一张张居民笑脸洋溢的照片,让我真切感受到红色精神早已融入社区生活的肌理,成为凝聚人心、温暖邻里的纽带。

最贴心的是基地开放的休息室,简约的布置、暖心的热水供应,让参观途中多了一份从容与舒适。这小小的细节,既体现了基地服务的温度,也让红色教育不再是刻板的说教,而是一场有温度、有深度的心灵之旅。

走出基地,那架红色钢琴的身影仍在脑海中浮现。它不仅是一件展品,更像是一座桥梁,连接着金山的过去、现在与未来。这次参观让我明白,红色精神从不是遥远的口号,它就藏在城市发展的每一步里,藏在社区居民的笑容里,更需要我们一代代人传承下去,化作前行的力量。

——吴欣蔻

走进金山区党群服务中心,最先触动我的不是规整的陈列,而是扑面而来的“烟火气”。这里没有冰冷的展板,只有满墙居民手写的“微心愿”便签和志愿者正在帮老人调试智能手机的温暖场景,瞬间打破了我对党群场所的刻板印象。在“红色记忆”展区,泛黄的老照片、锈迹斑斑的生产工具,串联起金山从工业老区到宜居新城的变迁。讲解员提到,中心会定期邀请老党员来讲“家门口的党史”,让历史不再是课本上的文字,而是祖辈亲历的故事,这种“接地气”的宣讲让我格外动容。而在“便民服务驿站”,从免费法律咨询到儿童临时托管,从快递代收再到应急药品箱,每一项服务都精准戳中居民的日常需求,让我真切感受到“党群服务”不是口号,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帮助。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邻里议事角”,几位居民正围着社区工作人员讨论加装电梯的细节,有人提顾虑,有人出主意,氛围热烈又平和。这一幕让我明白,党群服务中心不仅是服务的“窗口”,更是凝聚人心的“纽带”。离开时,门口电子屏滚动着下周的活动预告:手工课、健康讲座、就业指导……看着这些丰富的内容,我忽然懂得,这里真正的价值,是让“党员就在身边、服务就在眼前”成了实实在在的生活日常。

——裴语鑫

我的爸爸也是党员,早就听他常常在家里提起这波澜壮阔的党史,但当时的我对这些并没有什么概念,所以感触也不是很深。

直到今天,踏入党群服务中心的门,红色元素便撞入眼帘:墙上的老照片、展柜里的旧文件,都似在诉说过往。跟着讲解员姐姐的脚步,我踏上了一场特殊的党史学习之旅,也终于要读懂爸爸口中,我曾无法理解的“波澜壮阔”。

看到墙上印着的金山党组织变迁,我不得有感,它详细论述了我党在金山区渐渐从曾经的弱小蜕变只如今的顽强,展现出那些党员们前仆后继,不断努力的结果,为党史留下了华丽的篇章。

再往前,我们来到了金山革命纪念地的照片前,停在金山革命纪念地的照片展墙前时,我忽然愣住了——看着玻璃展框里的画面,我才知道,原来我们小小的金山也有如此多的纪念地,它们无不留下了岁月的痕迹,是漫长党组织一路路走来的痕迹。

脚步不自觉慢下来,最终停在展厅深处那面“金山湾区变迁”主题墙前。目光扫过顶端的时间轴,从1966年的黑白色调,到现在的鲜活彩印,五十多年的岁月像一幅慢慢铺展的画卷,我忽然明白爸爸说的“发展不是口号”是什么意思。这面墙上的每一处变化,不是凭空出现的——是老一辈人踩着滩涂修起第一条路,原来金山的发展,就藏在这一墙的时光里,藏在每一个脚踏实地的日子里。

当讲解员指着展板上“毗邻党建源于金山”的字样时,我才明白,原来常听爸爸提起的、那种“打破省界市界,联手帮老百姓办事”的党建模式,最早的故事竟然就发生在我日日生活的金山,想到现在跨省办事越来越方便,我忽然懂了:“毗邻党建”的伟大,从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壮举,而是党员们把“为人民服务”的初心,落在了打破界限、解决小事的实处里。原来我们小小的金山,早就用这样温暖的方式,为党建故事写下了闪亮的一笔。

这次党群服务中心的红色学习,不仅让我把党史里的知识学深悟透,更让我对党的百年征程有了触及心底的深刻理解,从前模糊的认知,如今都化作了清晰的敬仰与认同。   

——苏琪雅

今天参观金山区党群服务中心,所见所感,让我对这片土地的红色历史与发展活力有了深刻认知。

踏入中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红色标语格外醒目,瞬间将人带入浓厚的红色氛围中。在“初心启航”展区,讲解员的细致解说带我们回溯历史:上海作为党的诞生地,早早对金山产生影响,1925年五卅运动中,张堰云溪小学的李一谔成为金山首位共产党员,此后中共金山特别支部建立,革命火种在这片土地点燃。展区里关于金山党组织变迁的展示,清晰呈现了从早期支部到县委的发展脉络,那些泛黄的历史照片、详实的文字记载,让我们仿佛看到革命先辈们为理想信念浴血奋斗的身影,深切感受到金山红色根基的深厚。

而中心的现代化展区更令人眼前一亮。沉浸式的水乡投影景观,融合了金山的江南水乡特色,科技与传统的碰撞,营造出独特的视觉体验;充满设计感的文创产品,如绘有可爱猫咪图案的瓷盘、富有年代感的凤凰自行车模型等,展现了金山在传承红色文化的同时,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探索与发展,让我们看到一个既铭记历史、又充满创新活力的金山。

此次参观,是一次深刻的红色洗礼,让我对金山的革命历史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也看到了它在新时代的发展活力。我们当铭记先辈初心,在新时代以创新与担当,续写属于我们的时代篇章。

                                  ——凌嘉洋


此次党群服务中心参观活动,以党建文化为纽带,筑牢红色根基、厚植家国情怀。我院也将进一步打通思政教育与实践育人的衔接通道,引导学生在感悟红色精神中坚定理想信念,以担当作为的实际行动诠释爱国情怀,为区域发展注入更多青春动能。